朔城區:農業技術進村入戶 服務助民增收致富
隨著氣溫持續回升,朔州大地呈現一派繁忙景象。在春耕春播的關鍵時期,農技人員進村入戶,大力推廣膜側播種技術,指導農戶加強田間管理,運用農業新技術搞好春耕春播,助力農業增效、糧食增產、農民增收。
在朔城區滋潤鄉石都莊村的農戶家里,農技人員正在通過現場演示和問答形式,給農民講解玉米及雜糧膜側播種技術,為即將到來的春播做好準備。
朔城區農技推廣中心 主任 李淑蘭:咱們的膜側播種技術現在推廣了4年了,今年是第5年,機器每年在改進,播種深度、行距、株距,都可以隨意調節,加上回土輪的改進,今年已經成為完美的播種機、播種技術。
農技人員講得激情,農民們聽得熱情,大家圍在一起,你一言我一語詢問著膜側播種技術的使用方法和好處。據介紹,相較于傳統的膜上播種,膜側播種技術,播種速度快、抗倒伏、抗旱、抗早衰,不需摳苗、放苗,除草效果好、利于地膜回收,最重要的是每畝可以增產100公斤以上。
朔城區農技推廣中心 主任 李淑蘭:大家都種過,用了以后,確實省工省力,增產增收,而且售后服務、專家技術服務團隊服務到每一戶、每一個人。所以今年馬上要種了,還是一定要用膜側播種機來種,尤其是大豆、玉米的復合種植。
宋玉枝是石都莊村最早采用膜側播種技術的種植大戶,她也最先嘗到了新技術帶來的“甜頭”。
朔城區滋潤鄉石都莊村 村民 宋玉枝:膜側播種機確實是不賴,我種了二三百畝地,全靠膜側播種機,我不用放苗,又保苗、又全苗,看見好我又買了兩臺,產量也挺好,平均畝產在一千二三百斤,好一點的地畝產能打一千五六百斤。
在這片土地上,在農技人員與種植戶的共同努力下,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農業裝備在升級、農民理念在更新、智慧農業在發展,農民種田越來越輕松,糧食畝產逐年穩步提高。
朔城區農技推廣中心 副主任 王少卿:現在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,從3月中旬開始,朔城區農業農村局組織6個工作組下鄉進村入戶,開展農技培訓。重點圍繞農業生產托管,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和膜側播種技術進行宣傳指導。2022年朔城區計劃推廣膜側播種技術突破50萬畝,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達到2萬畝,農業生產托管工作目前正在有序推進當中。
記者:劉希軍 李小紅 張曉婷
責編:薛海濤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