尉遲故里下木角 天然氧吧風景宜
朔州市平魯區下木角村是大唐名將、中華門神尉遲恭的故里。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隋唐時期,尉遲恭就是從這個偏僻的小山村出發,征戰南北,馳騁疆場,屢立戰功,成為唐朝開國名將,被民間敬為祈福求安的中華門神。下木角村現在有尉遲故居、尉遲祖墳、云游寺遺址、九十九眼井等文化遺存。鄉政府保存有清代“唐鄂國公尉遲敬德故里”石碑。
下木角村不僅是門神故里,還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。西山抗日根據地是朔州地區建立最早、堅持到最后的根據地,在這片血染的土地上,數以千計的革命志士和人民群眾為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寶貴的生命。如今,下木角村也是紅色旅游圣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
相傳北魏時期,上木角村來了一位陜西白云寺的僧人,流連于這里的奇山異景。他說:“此地風水極佳,百年之內將有九五之尊出世。云游寺前通天河畔隔丈鑿井,鑿足百眼且全部見水,便是詳證?!?/p>
次日,上木角村男女老少荷鍬抗镢,爭先鑿井。果然,掘地五尺,便有清泉涌出。黃昏時分,百眼井成,99眼井中見水,但第一百眼井屢挖不絕,直至見到青苔也未見有水。因此,到了唐朝,只出了個公侯,未出帝王。尉遲恭官至右武侯大將軍,封鄂國公。
攝影:冬 雨
責編:高文武
用戶評論